首页 > 文章中心 > 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范文精选

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范文第1篇

在高指标的强劲压力下,全国一些农村开始虚报粮食产量、竞放粮食高产“卫星”。6月,一位著名科学家推波助澜,断言土地所能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离碰顶还远得很,稻麦的亩产量不会只是现在的二千多斤或三千斤,而是二千斤的二十多倍。[1]虚报浮夸愈演愈烈,粮食高产“卫星”越放越高,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7月23日,《人民日报》公布全国夏收粮食产量达到1010亿斤。同月,农业部汇总各省、市、自治区上报的粮食估计产量竟超过一万亿斤。

说:应该考虑粮食生产多了怎么办的问题

1958年夏天,的形势使无比兴奋。他在接待来访的苏联共产党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时,以非常欢畅的心情对赫鲁晓夫说:1949年我对中国解放是很高兴的,但是觉得中国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为中国很落后、很穷,一穷二白。以后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抗美援朝的胜利,愉快又不愉快。只有这次,我才完全愉快了!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完全有指望了!请赫鲁晓夫吃饭时,问到苏联有无粮食多了怎么办的问题。赫答:苏联没有这种经验。[2]

为了亲自看一看的大好形势,决定到各地巡视。8月4日,的专列从北京站开出。他要视察的第一站河北省徐水县,是共产主义试点。要到徐水来,徐水县委早在一周前就知道了。徐水县委为此做了充分准备。

专列在徐水火车站刚刚停下,33岁的县委书记张国忠立即应召来见。在专列里,详细询问并听取张国忠关于徐水的土地、人口、生产和实行劳动组织军事化情况的汇报后,提出要去看看农业社。

8月4日下午4时,走下专列,换乘汽车沿着瀑河缓缓东行。张国忠与领袖同车,一路上他不断向汇报徐水县的雄伟建设目标。4时30分,汽车到达大寺各庄农业社,在会议室坐定后,问了麦收和秋季预产的情况,问了农业社的,又问全县的。张国忠说:全县夏收九千多万斤粮食,秋粮要收十一亿斤,全年粮食总产计划拿到十二亿斤。听了不觉瞪大了眼睛,伸出厚大的巴掌像算帐似地说:你们全县31万人口怎么吃得完那么多粮食啊?你们粮食多了怎么办?张国忠回答说,我们用粮食去换机器。说:不光是你们粮食多,哪个县的粮食都多,你换机器,人家不要你的粮食呀。这时大寺各庄农业社主任李江生说:我们拿山药造酒精。说:那就得每个县都造酒精呀!笑呵呵地环顾围在身边的人。大家一时给领袖问住了,也跟着笑起来。县委书记张国忠只好笑着说:我们只是光考虑怎么多打粮食。指示说:还应该考虑到生产了这么多粮食怎么办的问题。[3,4]

结束了对大寺各庄农业社的视察后,乘汽车返徐水车站。他提出的应该考虑粮食生产多了怎么办的问题,通过8月10日新华社发自天津的电讯和8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作家康濯的文章《到徐水》,传向祖国四面八方。

谁会料到这样严肃的问题是根据如此严重虚报浮夸的数据提出来的呢!

中国科学院接受任务研究粮食综合利用的问题

领袖的指示在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公开之前,已经由当时主管我国科学技术的一位负责同志,以最快的速度传达给中国科学院党组。

8月6日晚,中国科学院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并讨论的指示。会议主持人说:主席说钢铁产量要超过英国,粮食也要大大增产,过不了几年,全国人民每人每年有三千斤粮食,粮食多了怎么办?[5]8月7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整风领导小组会议上,再次传达了的指示。会议召集人说:主席认为从现在起以后的七年时间很重要,要做到人家有的我们都有,人家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国内新问题是粮食多了怎么办?粮食多了要研究用途。[6]

8月中旬,中央领导人在北戴河避暑,各部部长们都去那里开会。胡乔木通知谭震林、廖鲁言、张劲夫、杜润生等有关同志开会,研究提出的题目:粮食多了怎么办?据杜润生回忆:我本来打算趁这个机会,把科学家们的怀疑在会上反映一下。但是,一看北戴河一派的气氛,就感到很难在会上开口。我先向廖鲁言(我和他一同在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工作过,此时他任农业部部长)建议,先研究亩产粮食万斤有无可能?他认为现在是农民能办到的事情,科学家办不到,科学现在显得无能为力。看得出我提出来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科学院在不讲科学的年代,只好靠边站。会议议论一亩打一万斤粮食,怎么也想不出利用的办法。[7]

出于无奈,中国科学院党组只好把粮食综合利用的研究任务下达给六个化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所。它们是在长春的应用化学研究所;在大连的石油研究所,即现在的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北京的化学研究所以及在上海的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化学研究所与植物生理研究所。

有些老科学家对粮食综合利用研究的意义和应用前景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这类问题在科学上是早已解决了的。道理是简单的,因为要把淀粉、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量化合物分解成相对小分子量的化合物来利用,是不合算的。世界粮食生产大国都不走用粮食转化为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路子。何况,他们对于我国是否真的粮食生产多得吃不完了,持怀疑态度,对全国各地竞放亩产粮食几万斤的“卫星”更难以置信。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些老科学家的不同看法,是不可能充分发表和得到领导人考虑的。因为这是党的最高领导人下达的任务,而且这任务在当时是被视为具有重要的世界战略意义的——世界各国都着眼于从煤、石油、天然气等非食物性原料出发,解决基本有机化学工业原料问题,只有我国独辟蹊径以食物性原料取代非食物性原料。[8]

六个研究所接受任务后,停止了一部分研究课题,抽调了一批研究技术人员,于8月25日同时启动了粮食综合利用的研究,围绕扩大粮食用途和利用粮食解决有机化学工业原料来源两方面的问题进行工作:

有的研究组研究粮食在转化为酒精后,以酒精制取乙烯。乙烯既是制备一系列合成产物的重要原料,又可提高酒精作为燃料的效率。有人认为如果把多余的粮食用于化学工业,我国基本有机合成工业将在两三年之内赶上并超过美国。他的这本帐是这样算的:美国生产的乙烯,百分之九十九是以天然气和石油加工产生的废气为原料的。1954年美国生产乙烯106万吨,折合21亿斤。如果我们用一千亿斤薯类或400亿斤玉米、小麦、大米发酵,可制得酒精100亿斤,再用这100亿斤酒精就能制成50亿斤乙烯,几乎为美国乙烯产量的两倍半。他认为在两三年内赶超美国是可以做到的,因为用酒精制取乙烯的技术不复杂,每个专区,每个县都可建厂生产。然而,对于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却置之不顾了:美国是产粮大国,人均占有的粮食远远超过我国,他们所以不用食物性原料生产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原因是得不偿失。有的研究组在粮食转化为酒精后,另辟途径,用酒精制取丁二烯,或再由丁二烯制乙苯。丁二烯和乙苯都是制造合成橡胶和其他高分子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他们准备在当年国庆节前,研究出从粮食到合成橡胶的一整套生产的土办法,并在当年年底建成示范工厂,为专区、县建立橡胶工厂提供设计数据。他们的设想是使我国农村在实现运输工具滚珠轴承化之后,再来一个橡胶化的技术革命。

有的研究组研究从丁二烯合成聚丁二烯橡胶、丁苯橡胶、聚苯乙烯塑料以及一系列含苯环的化合物。

有的研究组研究从大米中分离出淀粉,再以大米淀粉制造林产工业上应用的、抗水性和抗拉性能强的胶合三夹板和木屑板的胶合剂;制造纺织工业上应用的、起泡力和乳化扩散力好的洗涤剂;制造造纸工业上应用的,使纸张拉力和抗水性能增强的涂料。此外,还试制淀粉塑料。为此,他们与当地蔬菜果品工业公司合作,进行制备大米淀粉的中间试验工厂。

有的研究组研究从粮食分离蛋白质,再用蛋白质来生产塑料和人造羊毛。他们在很短时间里研制出一种有棕色光泽的人造羊毛。

有的研究组则研究用发酵方法,从甘薯生产食用油和甘油,每百斤甘薯可得油八斤。他们同肥皂厂合作进行中间试验,期望找到适合农村用的发酵制油土办法。[9]

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成果”,不幸的是这一切都是不实用的,不切合实际的。那么多人花了近一年时间,做了那么多工作,都是白费。

“神话”破灭,科研目标大转向

1958年8月27日,也就是中国科学院六个研究所开始研究粮食综合利用之后的第三天,《人民日报》以通栏标题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在《人民日报》提出这个雄伟口号的二十多天前,共产主义试点的徐水县县委书记张国忠,就已经向报告了亩产一百万斤山药的计划。从领袖到老百姓相信神话,又惟恐不信。全国几亿农民被迫投入了竞放粮食“卫星”的神话大战。

人们无视科学,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然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中国人民不久之后就从粮食多了吃不完的美妙幻想中,一下子跌进了粮食紧缺、瓜菜代、浮肿病、饿死人的残酷现实里。1959年我国粮食实际产量已经大大下降了,但是在1960年1月中央在批准粮食部的报告上还说:当前粮食形势好得好。这时全国各地农村不少老百姓因缺粮少吃而浮肿、饿死人的事发生了,年轻的共和国步履维艰。

于是,粮食综合利用的研究无法再进行下去了,只得草率收场,而研究粮食少了不够吃怎么办的紧急政治任务,又提到了中国科学院面前。

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二十多个生物学研究所的数百名研究人员被紧急动员起来,研究怎么吃粮食以外那些本来不吃的、没法吃的东西,研究小球藻、叶蛋白、人造肉……各种代食品。直到农业生产秩序恢复正常、粮食供应情况有所好转,这些工作才停止。

领导者急躁冒进,把不可能实现的指标压下去,迫使基层弄虚作假把无中生有的数据报上来;而基层的虚报浮夸,又反过来影响了领导者对形势的估价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形成了恶性循环。直到全国各地成千上万人非正常死亡,才使人们头脑冷静下来。1960年7月,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开始了纠正反对反冒进,纠正“左”的错误的艰辛路程。

参考文献

1.钱学森: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中国青年报》,1958年6月16日。

2.李锐:《直言——李锐六十年的忧和思》,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第69页。

3.新华社(1958年8月)10日电:视察河北农村,指示要及早抓明年粮食规划,还应该考虑生产这么多粮食怎么办的的问题,《文汇报》1958年8月11日。

4.康濯:到了徐水,《人民日报》1958年8月11日。

5.中国科学院党组会议记录(1958年8月6日下午七时),院档1958-1-18。

6.中国科学院党组会议记录(1958年8月7日下午),院档1958-1-21。

7.刘振坤:春风秋雨二十年——杜润生访谈录,《百年潮》,1999年,第6期,第11-22页。

粮食生产范文第2篇

我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和粮食生产关系全省经济发展,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也关系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切实加强农业基础,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省农业和粮食生产为国家做出了应有贡献。在中央强农惠农政策扶持下,我省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跃上500亿斤新的阶段水平。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有关部署,我们坚持把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放在重要位置,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克服困难,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备春耕生产工作。全省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备耕进展情况较好,资金和物资准备充分,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有序开展,为今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创造了条件。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保持我省农业生产好形势、夺取今年农业丰收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由于石油价格上涨等多种原因,农业生产资料尤其化肥大幅度涨价;春旱严重,全省有近2/3的耕地受旱缺墒,虽然近几天全省多数地方降了雨雪,旱情有所缓解,但干旱并没有根本解除;由于去年受灾,部分重灾区、重灾户农民备耕遇到一些困难。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务院这次会议部署,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度重视抓好粮食生产,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推进增产百亿斤粮食能力建设,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增加粮食生产,夺取今年农业丰收。当前最重要、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就是立即行动起来,迅速掀起备春耕生产高潮,确保种好地、拿全苗,争取今年农业生产有一个好收成。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对农业和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全面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刚才总理讲话特别强调,中央扶持农业和粮食主产区的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从*年以来,我省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逐年增加,年均增幅达到36%。今年中央和省里给农民的补贴政策主要有:

一是农资综合直补资金33.3亿元,比去年增加14.2亿元,增长74.3%。二是粮食直补资金19.2亿元,与上年持平。三是良种补贴2.5亿元,比上年增加700万元。四是农机购置补贴3.6亿元,比上年增加8400万元,增长30.4%;其中中央补贴2.5亿元,省里补贴1.1亿元。五是中央和省里安排五项重大技术补贴6135万元,其中省里安排3500万元;主要是测土配方施肥4135万元,还有生物防螟、农田灭鼠、种子处理、玉米地膜覆盖。六是能繁母猪补贴1.09亿元,中央安排7200万元,省里安排3700万元。

以上六项补贴到农民手里的资金,共60.3亿元,全省农民人均补贴364元,亩均补贴89元,斤粮补贴0.12元。这些补贴资金现在绝大部分已经下拨。另外,还安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8700万元,比去年增加2280万元,增长46.2%。畜禽良种体系建设资金2500万元,比去年增加500万元,增长25%。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资金4亿元。产粮大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去年我省有42个县市享受这项政策,共补助13.2亿元,今年预计将进一步增加。国家还提高我省水稻最低收购价格,由0.75元/斤提高到0.77元/斤,延长水稻收购时间到4月底,增加我省玉米国家储备。国务院已经研究决定,全国再较大幅度增加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小型农田水利、节水农业、畜禽防疫等专项资金投入,共计追加252.5亿元,同时进一步提高水稻最低收购价格,在已经提高的基础上,每斤再提高3分钱,达到0.82元/斤。

这些政策措施,有效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农业、支持农业、发展农业的决心,体现了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和倾斜。党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我们要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认真贯彻落实,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确保把各项惠农政策尽快落实到千家万户,兑现到种粮农民手中。凡是国家和省里已下拨的资金,月底前要全部兑现到农户。

今年,我们要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千方百计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全省粮食种植面积要达到6800万亩以上,其中玉米面积达到4500万亩,水稻1150万亩,大豆700万亩以上。尤其要扩大优质专用玉米、优质水稻和高油大豆种植面积。要认真组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集中建设一批粮食高产示范田,增产粮食30亿斤以上,努力实现总产量530亿斤目标。

二、立足抗灾夺丰收,确保春播前完成抗旱打井任务

近几天,全省大范围降水,对缓解目前旱情有一定作用,但今年严重春旱的局面并没有完全改变,抗旱保春播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各地要按照全省抗旱整地保春播现场会议的要求和部署,立足抗灾夺丰收,全力抗旱保春耕。针对今年水库蓄水不足、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底墒较差的实际情况,要把当前抗旱重点放在打井上,提高设施抗旱能力。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西部地区要以修复旧井、病井和机泵管带配套为重点,提高抗旱坐水种能力;中部地区缺少抗旱设施,要以解决抗旱水源为重点,破除靠天等雨思想,打井抗旱,解决抗旱能力低的问题;东部地区要以提高供水能力为重点,及时拦截桃花水,主要解决水田泡田插秧问题。春播前,中部地区要打4000眼大井,西部地区要维修6000眼机井。省政府已经筹措安排8000万元抗旱资金,主要用于抗旱打井。有关部门要尽快下拨,抓紧落实。有关县(市)要加强组织,落实打井队伍、材料和布局等,迅速启动,加快进度,确保春播前完成打井任务。

三、抢前抓早整地起垅,适时掀起春播生产高潮

由于去年秋天“自老山”,农作物收获期推迟,今春灭茬整地任务重。再加上今春回暖快、旱情重,要抢前抓早,顶浆打垄。要抓住近日降水的有利时机,抢农时,争主动,组织农民立即行动起来,整地起垄,抗旱保春播。要充分发挥农机具作业优势,加快进度,扩大机整地面积,提高土壤墒情。没有水源、又比较干旱的地块,机械灭茬后可原垄播种,有效保住底墒,提高出苗率。全省整地起垄工作要在4月5日前后完成。现在距开犁播种只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既要抓好整地起垄,又要做好春播开犁的各项准备工作,适时掀起春播高潮。农机购置补贴要提前下达。根据气候情况,今年“春脖子短”,全省4月10日左右要开始大田播种,“五一”前要种完旱田,5月10日左右开始水田插秧。在春播中,要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扩大良种覆盖面,大力推广以行走式抗旱播种机为主的抗旱播种技术,做到开沟、滤水、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六道工序一次完成,确保一次拿全苗。

四、加快农资入户进度,确保春耕生产需求

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今年农民等待观望心理较重,农业生产资料入户进度慢。截止到3月25日调度,大约还有10%的农民种子没有到户,化肥到户率比去年慢了13个百分点。各地和农业、供销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农民抓紧购种购肥。要加大磷酸二铵、三元复合肥等底肥的货源组织力度,及时投放市场,保证供应。春耕所需种子、化肥要确保在月底前全部到户。现在农民习惯于靠化肥种地,全省化肥施用量居高不下,一方面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影响农产品安全,增加农业面源污染。要研究采取措施,鼓励引导农民积造和施用农家肥。要发展节约型农业,科学施用化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减少化肥施用量。要改革耕作方式,实行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千方百计保障春耕生产所需资金。有关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资金投放,尽量降低贷款门槛、改善服务、简化手续,满足农民需要。

五、落实包保责任措施,确保困难户和受灾户种好地

由于去年遭受严重旱灾,部分农民因灾减产减收,今年备春耕生产遇到困难。据统计,今年全省农村重灾户、贫困户比例达到10%左右。确保这些困难农民能够种上地、种好地,是备春耕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地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受灾群众和贫困户的备春耕生产。要通过政策帮扶、党员包保、能人带动、亲友帮助、社会捐助等措施,把备春耕生产所需的资金、物资、信息、技术等尽快落实到每一个困难农户。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不落一屯、不拉一户、不撂荒一块地。对受灾户和困难户去年的农业贷款要给予展期政策,组织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无偿提供农业科技培训。对严重受灾又有偿还能力的种粮大户,要加大支持力度,扩大贷款规模。

六、继续做好粮食收购,切实抓好安全保粮

经过前段努力,通过争取国家水稻最低收购价和对水稻购销企业给予运费补贴,以及增加玉米国家专项储备等措施,全省粮食收购进度加快,农民手中余粮大部分已经变现,但目前还有部分余粮待售。随着天气回暖,气温升高,特别是近几天连续降雪,空气湿度加大,粮食水份增高,安全保粮难度加大。要抓住国家连续提高水稻最低收购价的有利时机,引导农民抓紧卖粮。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按照国家要求,敞开收购。对符合条件的粮食购销企业要保证收购资金需要。要畅通销售渠道,合理布设收购网点,为偏远地区农民售粮创造便利条件。各地和有关部门要科学指导农民做好安全保粮,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坏粮。

一年之计在于春。节气不等人。抓好今年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备春耕生产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集中精力,集中力量,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保证粮食面积,增加农业投入,落实支农政策,保障农资供应,推动科学种田,从而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强农资市场管理,严厉打击哄抬物价、串通涨价、制售假劣种子化肥等行为。同时,要坚持“一耕多备”,全面抓好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特别是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搞好重点水利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各县(市)和乡(镇)政府要把抓好备春耕生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组织发动广大农民群众高质量搞好春耕生产。工作中要做到“双下”活动:一个是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要下去,各级都要组织工作组,下到农村,下到农户,下到打井抗旱现场,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另一个是农业科技人员要下去,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是关键时刻,要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组织科技下乡入户,下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问题,为抗旱增产保春种服务。

粮食生产范文第3篇

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市粮食生产取得了喜人成绩,*年、*年连续两年获得“浙江省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做好*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浙政发〔*〕11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市粮食生产工作,力争实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37万亩、总产量96万吨以上的目标,按照“重抓本级、指导全市”的工作方针,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年市区粮食生产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健全粮食工作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工作的领导,认真执行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坚持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努力减少季节性抛荒,坚决制止全年性抛荒。着力稳定粮食面积,提高水稻单产,推进粮食规模经营。市政府将组织开展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区)、优秀种粮大户等评比活动。

二、继续实行粮油种植大户直接补贴政策。对全年水稻、油菜复种面积20亩以上的大户和管理完善、运作规范、社员30户以上的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社员,以及杂交水稻制种农户,按实际种植面积,在省财政给予每亩10元补贴的基础上,市财政再给予每亩10元的补贴。

三、继续实行早稻谷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对种粮在5亩以上的大户,实行订单收购,订单品种为圆粒型早籼谷,订单最低收购保护价为每50公斤70元(中等质量标准)。当市场价高于订单价格时按市场价收购,当市场价低于订单价格时按订单价收购。地产收购的订单早籼谷,每50公斤给予5元的政府价外补贴。为鼓励农户如数完成粮食订单,对完成早稻订单合同的农户,每50公斤实行2元的奖励。继续实行外拓种粮回销同等优惠政策。对在市外承包经营粮食面积20亩以上,并把粮食运回*市场销售的,经粮食、农业部门确认,享受本地种粮大户同等优惠政策。

四、继续实行水稻良种补贴政策。对种植省、市确定的水稻主推品种面积在20亩以上的大户,经市农业局、财政局核定后,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5元的良种补贴。

五、加大粮食生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继续执行省大中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基础上,对购置插秧机及配套设备和高压喷雾器(机)的,市财政给予不低于省资金补贴标准,享受补贴的插秧机和高压喷雾器(机)的机具型号以省定目录为准。为加快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应用,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在省财政给予每亩10元补贴的基础上,市财政再给予每亩20元的补贴。

六、大力推进水稻病虫统防统治。大力扶持社会化植保服务组织,推进水稻病虫统防统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年,对水稻全季病虫统防统治服务面积300亩以上的植保合作社等“统一防治”服务组织,在省财政补助每亩10元的基础上,市财政再给予每亩10元的补贴。

七、积极培育发展粮食生产主体。鼓励发展粮食生产合作社等粮食生产主体队伍,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和社会化服务程度。对经工商注册、运作规范、作用明显的粮食、农机、植保、土肥等粮食专业合作社进行评比表彰。

粮食生产范文第4篇

粮食生产事关全局,**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县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一、基本县情

**县地处重庆市东部边缘,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辖30个乡镇,386个村、居委会,4598个社,24.62万农业户,1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8.65万人,46.14万个农村劳动力。全县幅员面积4099.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35万亩(习惯面积),其中水田18.3万亩。

二、粮食生产落实情况及效果

(一)粮食产量和面积

2004年,全县实现粮食总产量429552吨,比重庆市下达计划385400吨,增加产量44200吨,增产11.5%;比2003年增产24352吨,增6.0%。全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9.68万亩,比市计划147.90万亩,增加1.78万亩,增1.2%。其中小春播种面积51.08万亩,产量95510吨;小麦15.83万亩、23675吨,胡豌豆7.25万亩、8554吨,洋芋28万亩、63281吨。大春播种面积80.60万亩,产量30292吨;水稻18.09万亩、73021吨,玉米32.74万亩、128623吨,红苕22.40万亩、102401吨,豆类5.66万亩、3961吨,其他杂粮1.71万亩、1286吨。晚秋播种面积20.10万亩、24750吨,比市计划18万亩,增11.7%。再生稻2.10万亩、3600吨,秋洋芋10.5万亩、12600吨,秋红苕5.40万亩、7500吨,秋荞2.10万亩、1030吨。撂荒地5.56万亩已全部复耕,以村为单位经两次公示。目前正在兑现农民直补资金;

(二)技术推广

**县制定了扶耕助粮和狠抓粮食生产的意见。5月上旬,县委、县府、人大、政协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到朱衣镇帮助贫困户搞“双抢”,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扶农促耕”活动开展。

在**龙桥乡建立1000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实现单产485.9公斤,比该乡平均产量增17.9%;在公平镇、红土乡建立稻草覆盖秋洋芋示范片2000亩,得到了市农业局检查的充分肯定。各乡镇分别建立300-500亩的高产示范片,有力地推动了实用新技术的推广。

(三)实施百万工程

**县按照重庆市农业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实施了“优质芸豆基地建设项目”,在3个乡镇实施。完成基地建设示范面积1.08万亩,平均亩产192.5公斤,实现总产2079吨,比对照平均亩产102.8公斤,增产89.7公斤,基地良种覆盖率达96.1%,并建立种子繁育基地28亩,为生产提供优良种子。

为了推进产业化实施进程,**县农业局联系了“彭氏加工厂”、“红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万胜粮食加工厂”三家龙头企业,并建立长期联系机制,为企业排忧解难。龙头企业与农户落实了订单1.65万亩,农产品数量4950吨,目前已收购产品3890吨,订单兑现率已达78.6%。

(四)信息反馈

**县按照《重庆市调度月历》要求,按时规范上报了相关数据及资料,未出现一项未报情况。并积极主动上传粮食生产动态,增产增收,结构调整,实用技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产业化开发,抗灾、救灾及民情的民意等信息今年共上报农情统计39次、中国种植业网采用**县农情材料29篇、在《**农业》上报道生产动态155篇。

三、增产原因分析

今年,**县粮食呈现恢复性增长,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种粮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种植面积、生产投入等方面有较大的增长。

(二)播种面积扩大。过去,部分地方片面理解结构调整,认为结构调整就是减粮扩经,没有理解结构调整的真正内涵,缩减了粮食种植面积。通过认真宣传结构调整的真正含义,恢复性的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特别是重庆市出台的撂荒地复耕优惠政策,仅此一项就扩大了5万多亩面积,确保了粮食种植面积增加。

(三)粮价上扬,市场看好。从去年10月份以来,粮食价格呈上扬趋势,使种粮效益逐步提高,增强了农民种粮的信心,使部分撂荒多年的土地种上了粮食。

(四)技术落实到位。由于各级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广泛开展了技术入村到户,多次印发技术资料、科技赶场、召开各种培训会等种形式,将技术落实到田块,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四、主要措施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面对全县粮食生产的实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对粮食生产进行专题研究。并召开了全县粮食生产工作专题会议,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粮食目标责任书,制发了《**县关于抓好2004年粮食生产的意见》,提出了2004年粮食生产的工作思路、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用以指导全县粮食生产工作的全面实施。

基本思路:切实保护和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科技水平,发挥区域优势,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突出标准化生产,推进粮食产业化进程,确保全县粮食恢复性增长,实现农民增收。

总体目标是: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计划达到145万亩,总产达到42万吨,油菜播种面积达到12万亩,总产达到1.2万吨,粮食总产比上年增长4%以上。

工作重点是:深挖复种潜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狠抓晚秋生产,开发利用秋冬资源;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科技水平。

(二)、深挖复种潜力,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恢复发展粮食的难点是恢复粮食播种面积,由于退耕还林和农业结构调整,加之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播种面积一度呈下滑趋势,给恢复粮食播种面积带来了较大难度。**县通过撂荒地复耕,采取间套种,增加复种指数,特别是开发晚秋来扩大复种面积。一是抓住关键季节,指导和鼓励农民种满种尽撂荒地、房前屋后、田边四脚等可利用耕地;二是实行分类指导,适度增加旱粮和杂粮的种植面积,特别是利用田坎种植玉米、高梁、大豆、杂豆等作物;三是科学间套作、优化耕种模式,增加粮食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产出率。

(三)、切实抓好晚秋生产,充分利用秋冬季资源

**县秋季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宜种晚秋作物较多,同时晚秋作物具有成本低、时间短、产量高、品质优、商品率高、效益好的特点,把发展晚秋生产作为当前增加粮食产量,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面来抓,突出抓好以秋洋芋、秋红苕、再生稻为重点的晚秋生产。

(四)、努力推广标准化先进实用技术

要稳定粮食面积,必须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依靠科技进步,开发秋冬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节约成本,实现增效。

一是大力推广良种。引导农户选用农业技术部门推介的农作物良种。在市农业局推介品种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水稻主推了Q优5号,Q优2号、川香优2号、D优68、D优527等优质杂交良种。玉米主推登海3号、登海11号、绵单1号、海禾1号、长城9904、成单19等品种,马铃薯主推鄂薯3号、脱毒米拉等品种,红苕主推67-12、南薯88、梅营1号等品种。

二是加大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推广力度。根据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场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粮食质量标准体系。将市里制定的优质水稻等无公害标准栽培技术编制成普及资料,及时印发培训到农户;重点推广主要粮油品种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同时开展粮食品种、产地环境、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产品质量与安全及相关检测方法等标准、规程的推广,使主要粮食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环节都有标准可循。

粮食生产范文第5篇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20*年,全县粮食生产的总体要求是: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品质,努力实现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目标任务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5万亩,实现粮食总产21万吨。发展重点是:突出抓好以超级稻、优质稻为主的水稻生产和以红薯、豆类、玉米为主的旱粮生产,发挥资源和市场优势,促进粮食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水稻。抓好水稻生产是确保全年粮食安全的关键,20*年,全县计划种植水稻43万亩,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的95.6%,计划实现产量20万吨,占粮食总量的95%以上,重点推广超级稻16万亩、推广优质稻27万亩。通过选用良种,推广适时早播、壮秧早栽、合理密植、免耕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水稻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使超级稻比普通稻每亩平均增产60公斤以上。

——旱粮。20*年,全县旱粮计划种植2万亩,计划实现产量1万吨。重点发展红薯、玉米、大豆等作物种植。

二、落实措施,确保实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相关单位必须加强领导,加大力度,落实责任,确保20*年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县农业局要抽派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到乡镇,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分类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各乡镇农技人员要加强技术宣传和技术指导,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展高产示范。

(二)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各乡镇要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油菜补贴等中央促进水稻和油菜生产的惠农政策,通过政策和信息引导,严格基本农田保护,深化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优化种植结构。要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和租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禁撂荒,并签订好责任状,特别是前山片乡镇双季稻区,要引导农民恢复双季稻种植面积,尽量压缩一季稻种植,确保20*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5万亩。县里重点办好一个双季稻万亩高产省级示范片,并要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扶持指导力度。各乡镇要扶持一批种粮面积在1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

(三)加强重大技术的示范推广。一是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示范。20*年,全县计划推广以水稻、油菜为重点的测土配方施肥40万亩,各乡镇要抓好一个面积在300亩以上,且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施用配方肥的核心示范片。二是大力推广良种及综合配套技术。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抓好主导品种的推广,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新品种推广中的“多乱杂”现象,强化配套技术的集成推广。特别是实施超级稻超高产示范的乡镇,要按照水稻生产技术规范组织实施,县里重点办好一个1000亩超级稻核心示范片,各乡镇要分别办好一个100亩超级稻核心示范片,平均亩产分别达到700公斤和650公斤以上,为技术集成推广做好示范。三是抓好水稻直播栽培示范。各乡镇要办好一个50—100亩的直播栽培示范点,摸索栽培经验,逐步推广。

(四)加大防灾减灾力度。针对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农业损失大的特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意识,尽快制订和完善各项防灾减灾预案,建立抗灾救灾快速反应机制,重视分析灾害形势,搞好监测、预测和预报,提前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各项准备工作,把灾害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病虫特别是重大病虫的监测,完善农业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坚持重大病虫害综合治理会商制度,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电视预报。建立水稻重大病虫防治示范田,加快低毒农药和佳多防虫灯为重点的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精准施药技术的推广,提高农药利用率及防治效果,积极推进绿色植保进程。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引进推广电动喷雾器等新型植保机具,积极探索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的新路子。

三、加强指导,强化服务

(一)强化技术指导。各级农技人员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责任,发挥各自优势,在农忙季节,经常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宣传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提高粮食单产,实现粮食稳步增长。

(二)大力开展科技入户活动。启动、实施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县农业局要采取分组分片包乡镇责任制,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开展入户指导和巡回指导,落实科技措施,提高科技的推动效应。乡镇农技干部每人要联系20户科技示范户,进行造册登记,实行入户指导,切实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

(三)开展粮食优质高产创建活动。挖掘单产潜力,在全县开展粮油作物优质高产创建活动。大力推广优质品种和有害生物防控、免耕、水稻抛秧、测土配方施肥等高产高效集成技术。重视培育和扶持种粮大户,从政策、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在农业技术示范和粮食高产增收方面的典型示范作用。

四、抓好当前重点工作,奠定全年增产基础

(一)加强越冬作物灾后田间管理。春耕之际是油菜等越冬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及早部署,认真做好查苗情、查病虫工作,区别不同苗情、不同时段,有针对性地制定田间管理方案。